花好月圓迎中秋
文/陳巍杉 圖/本刊編輯部、聯合知識庫
酷暑過,氣溫降,農曆八月十五日的中秋節將至。其實古代的這個時間點,也是官府舉辦祭典之時──從魏晉南北朝至清朝,歷代天子多數沿襲古禮,在秋季舉行祭典,且至今不輟,年年於忠烈祠舉行「中樞秋祭國殤」。
豐收團圓之時
中秋節與春節、清明、端午、中元等同屬重要民俗節慶。秋天本是收穫季,目前臺灣仍有農民於當天在農田一隅安設「土地公拐」,作法是在竹枝頂端剖開處,塞入土地公金(福金),夾上線香,備果品祭拜,用意為請土地公代為看顧農田,以期豐收。
旅居各地遊子於中秋返家,祭拜祖先,感謝庇佑,團圓氣氛濃厚,衍生出相關詩詞創作,例如北宋蘇軾名作〈水調歌頭〉:「明月幾時有?把酒問青天。不知天上宮闕,今夕是何年?……人有悲歡離合,月有陰晴圓缺,此事古難全。但願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。」即是於中秋思念分隔兩地的弟弟蘇轍而揮灑成篇。
佳節應景食品
蘇軾於另一首詩中曾有「小餅如嚼月,中有酥和飴」之句,小餅據推測可能是北宋時中秋應景食品。到了南宋,「月餅」一詞屢見於各種作品當中,可見民眾已有食用習慣。現今市面常見的月餅種類大致分為臺式、廣式或蘇式,在餅皮、內餡製作、口感油膩程度上略有差異。
桃園大溪地區則有「月光餅」應景,歷史可追溯至日據時期。當時物資缺乏,麵粉有限,當地人將番藷蒸熟,搗成泥狀,再加入少許麵粉,烘烤成形,因外型如一輪明月而得名。其後又因各式傳統月餅價格較高,部分民眾常於中秋節時,以月光餅代替。
中秋節最應景水果當屬文旦,在臺灣種植面積亦廣,除了臺南市麻豆區,另外新北市八里區、苗栗縣西湖鄉、雲林縣斗六市、嘉義縣竹崎鄉、臺南市下營區、宜蘭縣冬山鄉、花蓮縣瑞穗鄉、玉里鎮、臺東縣東河鄉等皆為產區,每區特色不同,大致說來,中南部文旦栽培歷史久,口感綿密甜度高,喉韻佳易回甘;東部果肉細嫩Q彈,汁多味美;北部外型較為肥潤豐滿,香味濃郁,甜中帶點酸。
傳統文化復振
博狀元餅,又稱博中秋、博餅,是金門地區以擲骰子方式進行的中秋傳統遊戲。相傳是出身金門、鄭成功麾下將領洪旭為穩定官兵軍心的創作。馬祖地區早期各村於中秋舉行燒塔,利用碎瓦或磚塊堆成塔,頂端留一缺口,用來投放燃料──棺材板、茅廁板等平時不能當柴火燒的廢棄物,表示除舊布新、送走厄運之意。比賽時把塔燒得全座紅透者勝,塔在燃燒中倒塌者負。昔日戰地政務時期因嚴禁賭博、燈火管制等限令,上述活動均禁止,近為推展觀光,在地方政府大力推廣下,逐漸恢復舉辦。
(點閱次數:437)